泰国是佛教国度,素有“黄袍佛国”的称号,全国有90%以上的人口都信仰佛教。去泰国旅游,避不开的是寺庙,去寺庙一定是行程中的一部分。
佛教在泰国为何如此受尊崇?又有哪些文化特征?还有哪些风俗和禁忌呢?一起了解泰国的佛教文化,入乡随俗吧。
佛教之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耳熟能详的唐诗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南朝寺庙之多。
但是用在现今的泰国却是一点都不夸张,目前泰国拥有三万多间佛教寺庙,僧侣数目多达五万余人。
仅仅在首都曼谷,就有大小总共400多个佛教寺院,就连拥有32个成员国的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就设在这儿,不愧是名副其实的“佛教之都”。
出家为荣
由于泰国历代国王都护持佛教,僧侣备受敬重,在社会各阶层有很大的发言权,甚至王室仪式、国民教育及生活种种,都以佛教作为规范,而且规定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至少需要出家三个月,出家的和尚大部分青年僧侣是学生。
一般出家后可以还俗,在年届二十岁或要结婚之前,就作短期出家表示已届成年和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情。
而剃度为僧亦有启于其他的目的,如有的信徒是病愈后、或许愿后成功,为了还愿而剃度为僧;有的则是遇上至亲如父母丧事期间剃度,据说可以把去世的父母从苦难中引渡至极乐世界;也有因看破红尘而长期真实皈依佛祖。
对泰国人来说,剃度为僧是一种传统,包括皇室成员也不例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