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全年期主题论坛于12月15日在格乐大学举办,分论坛《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优化改革助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在泰国格乐大学校董会会议室召开。职业教育分论坛吸引了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职业教育专家、政府官员、企业代表以及教育从业者的热切关注。论坛共设有多个主题演讲,全方位深入地探讨了职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该论坛由山西大同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赵静担任主持。
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会及职业教育监测与评估办主任塔维萨.克通先生介绍了泰国职业教育委员下辖的职业教育的院校以及师生数量,特别提到了泰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以及当前在学术及扶贫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其中特别提到泰国职业院校与中国职业院校的交流与合作,希望在职业科技、学生专业发展、中文教育等各方面与中国开展合作,也希望格乐大学能够提供相关协助。
与会代表们共同探讨了建设产教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各国教育机构、企业代表分享了在建立产教共同体方面的成功经验。产教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通过与企业合作,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实际的培训,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其中,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党委委员,国际交流处处长李渤文老师就食品与药品方面的职业人才培养发表了讲话。
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国际交流中心主任,秦敏老师就中国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取得的发展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并介绍了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在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的相关成果。
同时与会者就数字化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代表们纷纷分享了在数字化学习平台上开展跨国合作、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案例,强调数字化教育将为职业技能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其中兰州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李军分享了以“数字化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主题的学术成果。
天津仁爱学院张姝老师,带来了“双循环”格局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创新的分享。杭州万向职业学院,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胡颖分享了“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优化改革”的几点意见。